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十年 人工智能在“浙”里生长

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年。

十年间,人工智能在浙江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深入到农业、工业等领域和政府治理、百姓生活当中。

日前,记者走访杭州、嘉兴等地多家科技企业、研究院,以及部分科技产业园,感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脉动。

“人工智能+”正不断生长

行走在乌镇,人工智能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智能驾驶领域,人工智能让车辆变得更“聪明”。可以载客游览的无人驾驶小巴,能够自动清扫地面的无人驾驶扫地车,具有加热和冷藏功能的5G移动餐车……在乌镇百度Apollo Park,智慧出行触手可及。

打开手机小程序,输入目的地,很快就有一辆自动驾驶车辆接单。在车子后排落座后,通过正前方的屏幕,乘客可以看到行驶途中遇到的每个障碍物。无论是红灯时前面停下来的车辆,还是旁边车道驶过来的电动三轮车,这辆自动驾驶车都能灵活避让。10分钟左右的车程,这辆车带来满满的安心感。

这是百度Apollo旗下“萝卜快跑”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的网约车服务。目前,除了乌镇外,该平台还在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投放相关服务,测试里程达7000多万公里,成为很多游客及上班族的出行选择。

据百度Apollo工作人员介绍,百度Apollo Park是一个以“车—路—云—图”为核心的智能网联生态基地,百度自动驾驶车辆拥有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等十项技术。经过产品的迭代升级,百度自动驾驶车辆的造价在不断下降,从四代车到去年年底推出的六代车,车辆造价从100多万元降至20多万元,性能也不断提升。

更多民生领域与人工智能的碰撞,正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乌镇峰会电力场景运营服务中心(保电指挥中心),今年新投用的数字电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18个变配电站所和乌镇几大场馆尽收眼底。指挥调度只要轻轻点击相应位置即可直达“现场”;第一人称视角下,数百公里电力线路的现场画面清晰可见。

“人工智能让以前需要现场值守巡视的保电人变为屏幕前的‘电力运行分析师’,大大解放了人力,也让电力检修更高效。”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曹鑫说。

从乌镇到全省,“人工智能+”正在生根发芽,不断生长。

海量的应用场景,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优质“试验田”,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新突破在浙江产生。

产业发展要筑牢算力底座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背后离不开算力的支撑。算力已成为当下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新生产力。

一走进“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只见一楞楞刀片式服务器竖插在机柜内,每个“刀片”间的格子上闪烁着绿光,四周不断传来由计算机感应开关开闭合发出的“咔哒”声,蔚为壮观,颇有几分科幻片即视感。

整个机房内,4列3层密布着3440台浸没液冷计算机——超强的计算能力,使这里成为浙江的“最强大脑”。

与普通机房里的风冷或水冷不同,这里的散热是通过特殊处理的液体进行的。透过外围的玻璃可以看到,计算机“浸泡”在水中,水中还在不断冒着气泡。“这是一种特殊液体,不会对计算机造成损害。与一般普通计算机相比,它比普通风力散热更节省能耗。”“乌镇之光”工作人员说。

目前,“乌镇之光”已建成总算力达到180P的超级计算中心及相关配套项目,算力水平进入全球前十。今年,“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成功“晋级”,成为浙江唯一、中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

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省大气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平台1km*1km分辨率的气象数值预报,将确保每一个场馆各时段的空气质量尽收眼底。此般精准的背后,是“乌镇之光”每秒数十亿亿次的超级运算能力的支撑。在其支持下,空气质量预报时长上从7天延长到15天、中长期预测可达30-90天。

目前,国家超级计算乌镇中心平均利用率已达40%以上,总用户数9874个。去年,乌镇之光产业园已超额完成10亿元产值,切实将超级算力转化为了生产力。

我国智能算力呈现强劲增长之势。从基础设施方面看,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投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25个,在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20个。从设备供给方面看,近6年我国累计出货超过2091万台通用服务器和82万台人工智能服务器,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302EFlops。

IB交换机、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再到高性能存储……在新华三集团展厅,各种科技感十足的展品,都让人对智慧计算体系有了更具象化的认知。

面对创新应用对算力“质”与“量”的双重需求,“进化”成为新华三智慧计算战略的全新内涵。新华三集团智慧计算全栈进化,打造了以数算双核驱动为核心,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算力服务平台的“一体·两中枢”智慧计算体系。

如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据新华三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多元计算体系可全面满足数实融合趋势下元宇宙、数字孪生、NFT、数字人等数字技术对于多元算力的需求。为百行百业筑牢算力底座,实现更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智慧计算发展的重要目标。

十年积淀,创新成果点线成面

从林立的研究院到忙碌的工厂生产线,从“单枪匹马”的零星科技企业,到推动产业集聚的产业园……十年积淀,众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也让人工智能产业链日渐完善,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走进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位于乌镇的智能制造基地,在智能摄像头全自动生产线上,每道工艺上的机械臂都在忙碌工作:抓取、拧螺丝、点胶、打标签等“一条龙”顺畅地进行着。偌大车间内,只有几个身穿白色制服、戴着白色帽子的工人走动,以观察每个环节是否正常运行。

福瑞泰克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供应商。2022年,福瑞泰克完成39亩新智能制造基地扩建,并新建全自动毫米波雷达产线、摄像头产线、摄像头模组产线、域控制器自动装配线等,年量产交付量达到近百万套。截至目前,企业合作的主机厂包括红旗、吉利、长安等已超40家,合作车型100多款。

如果说,在百度Apollo Park,我们看到的是智能驾驶的“整机成品”,那么,像福瑞泰克这样的企业,为智能驾驶领域带来的,正是该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浙江,由点及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聚效应,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无论是乌镇实验室的“高温高储能密度薄膜电容器”项目、“高频覆铜板”项目,还是嘉善复旦研究院研发的智能传感器、多功能介质电容器等,都能在下游科技企业产品中找到精准“用武之地”。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可观。

在桐乡市龙翔大道1555号,10月刚完成装修竣工验收的“直通乌镇”产业园格外引人注目。据乌镇科技人才办副主任徐根倩介绍,该产业园是乌镇优化世界互联网大会“直通乌镇”大赛优质项目落地的配套设施,努力承接峰会红利的重要举措。“未来,园区将重点布局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业、赛事活动等生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这几天,桐乡当歌如月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红捷刚刚入驻“直通乌镇”产业园。今年6月,他在“直通乌镇”产业园主办的路演中拿到人才邀约函。“桐乡时尚产业发达,我们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手段,为传统线下服装门店自动匹配、设计符合其风格、定位的配饰,成本大大降低,相信可以为传统服装行业打开新视野。”张红捷说。

在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年轻。

记者 黄慧仙 黄玉环

热门相关:虎狼之师   盛华   最牛兵王   绝代疯少   榴绽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