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警” 暖心服务到家门
本文转自:河北法制报
5月29日,民警上门为老人拍摄身份证照片。河北法治报记者 田宪忠摄
□河北法治报记者田宪忠
通讯员张永明
“家里有人吗?”记者 5月29日跟随三河市公安局杨庄派出所民警李守峰走进敞着大门的一家院子,直到走到房门口,才见到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前来开门。
“您是赵大爷吧?您孩子给您预约的办证。”
“麻烦你们了,我和老伴都80多岁了,我想补办个身份证。”
“先给您照张像。”李守峰一边和老人聊着,一边利落地选择一面白墙,安排老人在墙前坐稳,准备拍摄证件照。因为岁数偏大,赵会清老人行动缓慢,坐姿也很难端正。李守峰就陪在老人身边,帮助校正姿势,反复三四次,终于完成了证件照的拍摄。
“什么时候能下来呀?”
“很快,您不用管了,办完给您送到家来!”李守峰痛快地答应着。
“上门办证、送证上门”是三河市公安局杨庄派出所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因为他们能做到“一村一警,天天见警”。
杨庄派出所共有警力53名,下辖36个行政村,他们就在36个村建立了36个农村警务室,每村配备一名警员包村。每天早晨8时15分,包村警员在派出所准时集体点名,然后骑上制式警用电动车,背上自己的制式公务包,前往所包村街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警员每天必须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交朋友,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辖区独居村民霍某,曾因过失犯罪被公安机关处理,从而对民警产生抗拒、抵触情绪。在一次入户走访中,社区民警发现霍某倒在院内,立即对其进行救治并拨打120。霍某被成功救治后,从最初的抵触转变为主动邀请民警进家门,三次主动找民警谈心,反映村里情况。
为了实现扎得深、守得住、固得牢,每个警员都在村“两委”班子担任了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职务,每个警员都加入了各类村集体微信群,把警务的根深植于群众中,随时了解村情民意,掌握治安动态。
杨庄派出所辖区东西长、南北窄,所址处在偏东位置,距离最西端的村庄有10多公里距离。为了把平安和服务送到家门口,所长张冠武多次找到北寨村领导,争取到了村委会旧址,在北寨村建成了270平方米的中心警务室,辐射周边十几个村8000多名村民,大大方便了西部村民办证和处理警情。
当日上午11时多,包村警员孟凡志和安记明骑着警用电动车刚好回到中心警务室,30多摄氏度的高温已经晒得他们全身是汗。没来及休息,他们就从警用公文包里掏出本子准备记录走村入户了解到的情况。打开公文包时,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注意:除了送证回执书、户籍信息登记表、办证明白纸、各种宣传单等,里面竟然还有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气水、碘伏药水等药品。
“这药还真用得上?”
“用得上。”
今年4月28日下午3时许,杨庄镇夏庄村的金某正在家中休息,村里的天然气安检员入户进行安全检查,两人产生争执,继而发生肢体冲突。接警后,双方被带到派出所里进行处理。70岁的金某突感胸闷、口干不舒服,民警王宏伟立即从公务包里拿出速效救心丸,让金某服下,并赶紧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使其转危为安。对此,金某非常感激,逢人就说:“要是没有杨庄派出所民警,我就没命了。”
“派出所代表着公安形象,社区警务站做好了,群众对你满意,自然而然治安满意度就高了。”杨庄派出所所长张冠武这样看待他们所做的工作。
据了解,杨庄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警务延伸、聚焦源头治理、聚焦为民服务,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成效明显。2023年12月,该所被省公安厅评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热门相关:来自地狱的男人 终极高手 我真是非洲酋长 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 完美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