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15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发布 西安入选
商务部23日对外发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包括北京、上海、西安等15个城市案例、西安市建南社区等5个街道社区案例。
北京市以评促建,锚定2025年全市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目标,按照“一次划定、分年建设、实施评价”思路,制定便民生活圈划分标准;上海市长宁区聚焦“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宜购”六大功能,10个街道镇均完成便民生活圈建设规划;西安市积极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河南省鹤壁市由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干部担任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圈长”,共同推动建设和管理;西安市建南社区通过“微更新、轻改造”,将原有的单一菜市场和老厂房改造升级,打造菜市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建设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案例汇集多地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做法,供加强经验推广,不断提升便民生活圈工作水平。
2021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先后确定了四批共210个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6月底,前三批150个全国试点地区已建设3946个便民生活圈,涉及商业网点88.82万个,服务社区居民7676万人。
惠民生扩消费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西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做法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规划引领,优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制定《西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2022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雁塔区、新城区、碑林区、经开区、高新区等5个区(开发区)开展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年建成27个便民生活圈。2023年起在全市范围推广,到2025年底,建设不少于150个便民生活圈。
(二)聚焦政策引领,凝聚试点合力。将连锁便利店发展等与便民生活圈建设密切相关的项目纳入市级商贸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强化政策支撑,持续激发工作活力。支持餐饮店、便利店、生鲜店等品牌连锁企业加快布局社区市场,每新增1个经营门店,给予1-10万元奖励。区县(开发区)每建设1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予10万元奖励,2022年、2023年分别拨付专项奖励资金270万元和400万元。
(三)聚焦民生关切,办好惠民实事。把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出发点,引导各区县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居民所需所盼,努力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结合电子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引导枫林绿洲社区补齐“老年助餐、平价菜市、一店多能”等基本保障业态,引导嘉华社区发展即时零售,提供“线上下单+上门服务”,扩大商业网点服务半径。引导建南社区加强卫生管理,美化社区环境,着眼“一老一小”丰富品质提升类业态,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8月,西部七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会在西安召开,现场观摩枫林绿洲社区、建南社区、嘉华街社区。西安市4个社区入选商务部便民生活圈案例集。
(四)聚焦场景打造,激发消费活力。举办“社区邻里生活节”,通过“品牌惠民+便民集市+平台活动”,联合商贸企业共同开展品牌让利、便民集市、平台优惠和服务进社区活动。举办首届社区美食争霸赛、第二届西安咖啡节、首届西安面食文化节,丰富居民日常生活。举办首届全国社区餐饮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增强社区餐饮发展活力,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餐饮需求。举办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论坛和工作推进大会,邀请市政府领导对首批建设的27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授牌。
二、取得成效
(一)全市社区商业快速发展。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动下,全市社区商业快速发展,新增及改造各类社区商业服务网点3500个、面积30余万平方米,带动社会就业1.8万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修理、文化娱乐等行业新增个体工商户数量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
(二)商业业态布局更加优化。鄠邑、周至、蓝田、阎良等一批远郊区县,重点补齐了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菜店)、早餐店、邮政快递等短板,提高品牌连锁化水平,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雁塔、碑林、未央、新城、经开、高新、曲江等一批市区内条件较好的社区,重点发展了邻里中心、商业中心等综合型设施,配齐特色餐饮、运动健身、养老服务、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网点。
(三)品牌连锁企业发展提速。品牌连锁企业积极响应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型超市在全市布局门店超过11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生鲜店)在全市布局近3800家,目前试点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连锁化率平均达到32%。
(四)生活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截止目前,全市1443个社区有老年人助餐点771个,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覆盖率达70%。2023年新增普惠托育机构31所,累计建立托育机构716所、普惠托育机构77所,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8个(省2023年指标要求3.5个)。2023年,全市新建或更新全民健身路径210个,多功能运动场15个、群众健身房15个。
老菜场更新改造
打造新“烟火”街区
西安市建南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经验
近年来,建南社区通过“微更新、轻改造”,将原有的单一菜市场和老厂房改造升级,在保留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及市井风貌的基础上,依托菜市场自带的生活气息,注入新的生活方式与活力,引进特色业态,延续烟火气息,打造菜市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建设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主要做法
(一)改造基础设施,升级空间功能。街区创新空间设计规划,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老旧厂房建筑外立面及主体建筑结构,将信义巷、市井天台等多处墙面注入时尚艺术涂鸦元素,激发老旧建筑独特魅力,增设天桥、连廊、户外楼梯、空中广场等,创造人流动线,将闲置的工业厂房和户外楼台打造成全新打卡点和消费聚集地。创新消费场景,深度挖掘古城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增加游玩基础设施,完善街区灯光亮化工程,创新游玩应用场景,不断提升自身硬实力,延长街区夜间营业时间,打造特色夜间经济聚集区。
(二)打造烟火气息,满足居民饮食需求。菜市场保留了香油、肉铺、特产等传统店铺,留住周边居民习以为常的生活业态,同时又进行合理补充。街区既有陕西传统美食,又有适合年轻人口味的自助烤肉、日式料理、快餐厅等,满足不同年龄群众的需求。除此之外,从建南社区居民生活区步行一刻钟,还有一批特色餐饮店,多重选择让辖区居民享受美好“食”光。
(三)引进特色业态,让文艺潮流融入社区生活。在招商方面,积极引进特色餐饮、咖啡甜品、文创零售、民宿酒吧、设计师品牌、摄影工作室等多元化特色业态,发展主理人经济,革新城市商业内核。开展国潮京剧节,让新国粹、新国潮等传统文化进社区;通过非遗集市、非遗表演、非遗研学等形式,开展“文化遗产+技艺传承”行动,让非遗文化走近年轻人;整合品牌活动脉络,开展特色文化艺术活动,打造新时尚和烟火气交融的老菜场。
二、取得成效
(一)功能齐全凝聚人气。菜市场更新改造后,空间功能全面升级,由传统菜市场转变为集便民市场、休闲娱乐、品牌餐饮、医疗养老、文创零售等于一体的消费聚集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消费需求,极大提升了街区吸引力与夜间经济活力,成为当地热门打卡点。
(二)文旅融合相得益彰。将国潮京剧节、非遗文化、西安城墙、碑林博物馆、张学良公馆等旅游景点和特色业态融入社区生活,让传统文化得以在社区传承和发扬,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提升社区居民美学素养与创造力。
(三)街区面貌井然有序。经过改造后的街区不仅保留原有的市井风貌和烟火气息,还融入文化艺术元素,为居民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受到居民广泛认可与好评,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据商务部网站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