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发展推动返乡就业
车金恒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前,青年人才发展和农村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还远远不够。为更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乡村振兴人才“缺”的双重困境,通过政策设计实现高校毕业生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聚焦乡村振兴产业链,拓展新型城镇化岗位“就业池”。充分整合集镇式中心村的资源要素,认清集镇式中心村在乡村振兴中的辐射带动功能,探索“衔镇带村”模式下镇—村系统的互动,统筹考虑镇村的空间布局,将集镇、村庄作为整体进行科学规划,在硬件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加强公共建设,对口吸纳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旅游管理、农业农村发展等专业毕业生,参与建设新时代村居街区地理人文风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发乡镇发展的内生活力,因地制宜挖掘乡镇市场主体的潜力,多元模式创造在地就业机会,将农村人口存量稳定在乡村就业创业,注入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的新鲜血液,搞活一批“家门口的工厂”“沟渠上的公司”“田间农场”“移动便利店”等,涵盖建筑维修、殡葬服务、技能培训、餐饮文旅、林下经济、农村电商等业态,形成以集镇式中心村为核心向镇域辐射的集体经济产业圈,让新时代的农民不用离乡就能获得丰厚的劳动收入,从根本上稳定农村劳动力人口。
聚焦乡村振兴创新链,弥补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时间差”。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在于发挥县域的“接点”作用,向上承接大中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优化“中心城市—县城—乡村”的城乡区域经济分级分工;向下带动乡镇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城—镇—村”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从而形成城乡流动的循环经济生态。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将前沿技术运用到乡村振兴中,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重要载体,加快培育城乡发展新动能,运用数字经济和新兴技术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缩短乡村和城市发展阶段的“时间差”,充分发挥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进行城乡要素跨界配置作用,运用现代技术和营销渠道深入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差异化分工布局提升城乡特色产业竞争力。
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链,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桥”。采取就业积分政策,将到农村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第一站”,打通城乡就业二元结构的壁垒,与购房、医疗、社保、子女教育、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等进行联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将乡村作为首次就业地,及时更新在职人群劳动技能,进一步缩短失业到就业的匹配时滞,成为解决该群体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一招。采取项目式在地就业,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地方科研项目,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关键堵点在于后续发展瓶颈,通过项目式在地就业,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在其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待不久”的问题。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