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 “三尺岗亭”见证坚守与传承
重庆临江门,曾是古代“九开八闭”城门中的重要一环,如今已是渝中区最繁华的交通枢纽。尽管旧城门早已湮没,临江门却依然以其重要的交通地位和历史意义深深印刻在重庆市民的记忆中。就在这片咽喉要道上,曾经矗立着一个被誉为“山城第一岗”的临江门交通岗亭——服务着周边1.2公里范围内的交通管理,并连续多年荣获“青年文明号”称号,成为重庆公安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从50年代的土墩指挥到1994年岗亭的正式成立,临江门岗亭见证了重庆城市交通的变迁与发展。1953年加入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大队的李永茀老人现已94岁,回忆起那个年代,交警站在路中央的“土墩”上打手势指挥交通,一天下来手臂酸痛不已。临江门岗亭初期的设施简陋,仅仅是一块插伞洞的水泥桩,民警们顶着酷暑和风雨,站在狭小的岗亭内为群众提供交通服务。
上世纪90年代,临江门已是解放碑的交通枢纽,车流密集、车辆汇聚。这时的“临江门岗组”,不仅要保障日常交通秩序,更肩负着塑造重庆形象的重任。姜瑞华作为“临江门岗组”第一任组长,以其严格要求和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团队打出了规范、优雅的交通指挥手势,成为重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个曾被称为“重庆交警红军大学”的岗组,不仅培养了多名优秀交警,还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优秀交通岗组”等殊荣,成为重庆公安系统的骄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临江门岗亭的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从最初的水泥桩、简单的大伞到带有电子显示屏、冷暖空调等设备的现代化岗亭,工作环境的改善也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尽管设施在变,重庆交巡警始终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积极探索交通管理新方法,延伸管控范围,科学疏导车流,确保了临江门地区的交通顺畅,形成了“青年文明号”“五进宣传”等独具特色的群众工作模式,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
尽管岗亭的形制在变,民警的制服在变,但人民警察的使命却始终未曾改变。第六任岗组组长杨益回忆道:“临江门岗组不仅是交通指挥的前线,更是重庆交警的‘红军大学’,每位加入岗组的民警都需要经过严格考核,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和优质的服务意识。”临江门复杂的交通环境与庞大的人流、车流量,对每一位岗组成员都是严峻的考验。
在岗组的不懈努力下,他们不断摸索出科学疏导交通的手段,如“可变车道”、“停车线前移”等创新举措,有效缓解了临江门地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岗组还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辖区学校、社区等设立交通安全教育室,进一步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2006年,岗组还资助了市聋哑学校的学生。
即便在岗亭“退役”之后,临江门岗组精神依然延续。解放碑大队的民警继续肩负着繁忙的交通管理任务,为市民提供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青年交巡警潘启航曾在五四路非机动车专项整治中发现一名在逃人员,凭借冷静的应对与灵活的配合,成功将其控制。此类场景,正是临江门岗组精神传承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解放碑大队的民警在人性化执勤中也赢得了市民广泛赞誉。2020年高考期间,副大队长刘长明主动帮助一位因滑膜炎无法行走的考生,暖心举动感动了无数人。时光荏苒,临江门岗亭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精神依然在每一位重庆交警的心中延续。
虽然岗亭在2014年退役,但临江门岗组的精神却从未停止。如今,解放碑交巡警大队继续肩负起守护城市交通的重任,从日常的交通管理到处理突发事件,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承诺。年轻的民警们已经接过了前辈的火炬,不仅传承了老一辈交警的敬业精神,还通过科技和创新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今,临江门岗亭早已退役,但薪火传承,一代接一代,重庆交巡警一茬接一茬,立足本职岗位,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临江门岗”已幻化为重庆公安交巡警在新时代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提升公安交管新质生产力,深化公安交管行政管理服务,保障市民群众平安畅通出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王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