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穿越到了未来 曾经只能想象的高科技
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催生了科幻小说。科学技术以膨胀式的速度发展,科幻小说也早已衍生成浩大的科幻文化。回首一个多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每一步改变,基本都能在科幻作品中找到注脚。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早已被“预言”。
图为1958年10月27日,法国巴黎一名小女孩坐在模拟飞行器上,背景中是一艘飞行器遨游空中的效果图。
人类将何去何从?对这一终极问题的追问,是科幻作品“预言”频现的原动力。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科学知识丰富,著作多有科学根据。
1865年,他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首次出现有关登陆月球的概念。此后,“登月”频频出现在后来的科幻小说里。而登月成为现实,则出现在不到一个世纪后。1959年,苏联月球2号撞击月球;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
凡尔纳曾经在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讲述了这样一段传奇:海面上“怪兽”多次袭击海轮,生物学家参与追捕行动,却发现那其实是一艘潜行海底的大船,名“鹦鹉螺号”。17年后,英国建造出蓄电池动力的潜水艇;再过68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在美国问世,值得一提的是,这艘潜艇同样名为“鹦鹉螺号”。
图为195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动画巨头沃尔特·迪斯尼和电视制作人埃德·沙利文在工作室研究“鹦鹉螺号”的模型。
出生于俄罗斯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关于机器人的定律—第一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阿西莫夫定律后来几乎成为后世机器人开发的伦理学基础。图为美国演员道格拉斯·福雷出演的电影。
从1920年起,一个名为汤姆·斯威夫特的天才少年发明家成了《汤姆·斯威夫特》系列上百个故事的主角。无数美国孩子由此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这其中,包括了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茵以及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沃兹尼亚克直接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汤姆·斯威夫特。
图为二十世纪中期,《汤姆·斯威夫特和可视电话》的封面;到八十年代,可视电话出现在世界市场。
图为一张20世纪初的美国科幻画,画上文字为:“未来的纽约,一座摩天大楼的都市。”在当时的美国,摩天大楼刚刚在纽约和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里挑战人们的视线。
而100年后的纽约,上千栋15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后来居上的,是上海、迪拜等新兴亚洲都市。
在科幻作品中,人类的通勤工具被描绘得尤其细致。
图为1950年的一张科幻画:未来人类的汽车里,装备着电子显示器和自动导航工具。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如今,智能手机多有GPS定位和导航功能。
科幻作家科斯洛夫斯基曾说,2016年前,至少有三家公司将宣布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使司机在大部分车速和天气状况下都不必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和刹车。
图为1957年的一张科幻画——一家四口在自动驾驶的汽车上玩棋盘游戏。
1982年,美国电视剧《霹雳游侠》在超过80个国家的电视台播放,中国也于1995年引进并播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英勇的男主角,还有一辆高度智能化的警车,该车完全自动驾驶,且装备有重型武器。
图为主演大卫·哈塞尔霍夫和片中“坐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在20世纪有数十年的历史,于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2012年5月,谷歌自动驾驶汽车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将于2015年至2017年进入市场销售,契合了科斯洛夫斯基的预言。
科幻作者们有的对科技怀有乐观态度,有的则相反。
图为1820年的一张科幻画,作者除了描绘了未来的交通工具,还强调了燃烧能源带来的污染。实际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走过,或正在走着一条污染之路。
与展望科技相比,更难的是展望因科技而改变的人类社会形态和思想观念。
图为1882年的一张法国科幻画:2000年,巴黎市民驾驶飞行汽车去观看歌剧。在画中,有许多妇女是独自驾驶飞行汽车的。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妇女在公共领域的地位只能依附于丈夫。这样的画作,在当时的法国是前卫和大胆的。
50、60年代的美苏“太空竞赛”带动了科幻影视狂潮。1966年,《星际迷航:原初》首次播出,此后的几十年,《星际迷航》诞生了5部电视剧、1部动画片和12部电影,并不断地强化宇宙世界观。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许多道具被粉丝们热捧,并在现实中成为相当重要的客机产品。
图为1966年,《星际迷航:原初》剧照,桌上的小方块是可用作电子书或者录像带的软盘。第二年,IBM公司立项设计软盘;4年后,也就是1971年,第一张8英寸的软盘才问世。
图为1966年《星际迷航》剧照,图中男演员拿着的翻盖通讯器在《星际旅行:原初》出现频率极高。该通讯器翻盖儿以后要像对讲机一样转动旋钮调整频段。40年后,翻盖手机在各国大行其道。在欧美,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现代手机的原型就是“星际旅行”的通讯器。
图为1966年《星际迷航》剧照,图中男子手拿的是PDA(个人数据助理),又称掌上电脑。
而在此后的其他科幻电影里,用于通讯、数据处理的平板电脑也频频出现。
左图为《星际迷航 下一代》中的平板电脑。右图为上世纪90年代的《深空九号》,片中的电脑有着和现在的平板电脑相似的使用方式。
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于1968年由导演库布里克拍摄成同名电影,竖起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图为其剧照,图中出现的平板电脑在40年后成为一出科技“闹剧”的重要证据——2011年,苹果公司指控三星公司的Galaxy S系列平板电脑抄袭iPad,成功获批了一项欧盟的初步禁制令。不久苹果又在美国提起了一项初步禁令动议,这次针对的是另一款三星平板电脑Galaxy Tab。之后,三星在美国发起反击,向加州北部州法院递交了一份书面证据。他们的证据包含了一个非常科幻的理由:40多年前,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就出现了时下流行的“平板电脑”。三星以上面这张图片作为例子,试图证明平板电脑这个点子早就不新鲜了。
科幻作品中出现的人类图景并不一定都成真。比如作家威尔斯在小说《人魔岛》描绘的兽人,因现有遗传生物学水平发展有限并未出现,但其中提到的基因改良技术令动物为人类生长器官组织已成为现实;又比如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听闻了一段书中描写人类在孵化场中出生和培育的文字后,直接回应道:“我们就站在悬崖边,一旦跌入深谷,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我们应当慢慢来。”该书间接阻止了美国对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图为《人魔岛》漫画插图。可以说,科幻作家基于科学原理和人类发展趋势的幻想,为决策者们提供了“最坏”的可能性
图为1998年的电影《天地大冲撞》剧照,人类登录彗星。6年后,欧洲航天局发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经过10年“追逐”,于2014年11月12日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以便更直接地探索彗星。《星际穿越》等电影的热映掀起了关于宇宙、时空、人类生存的讨论。未来不可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未来比幻想中的要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