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东: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一环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很多人都疑惑,我一个搞医疗法律领域的人,怎么参与到在华留学生管理的相关章程中。”北京大学孙东东教授在《南枝更有花》新书推介会受访时说道。5月17日,由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编撰、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枝更有花》——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十周年特刊正式发布。

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各种机缘孙东东教授所在的法学院成为北大留学生集中学习的院系,他也被北大任命为留学生班的班主任,参与到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中。

虽然说,彼时北大留学生人数不多,但由于国籍、生活文化方式存在不同,如何处理不同国籍留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北大学习环境等等都成为孙东东教授当时留学生教育工作重点。

“现在北大的很多留学生管理规章,都是我们一点点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孙东东教授谈到。北京大学虽然早在1952年就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但将留学生集中在一个院系学习生活,如何做好教学工作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他从如何协调留学生排课、给留学生排作息时间表到处理留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这一件件在外人看起来相当繁琐的事情他都亲力亲为。

在他看来,如今北大留学生规模从他当时管理的二三十人的留学生班,发展到如今几千人的规模。这些从北大毕业的留学生中,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发挥着自身的影响力助力中国构建与国际各国间的友谊桥梁。

人文交流是增进中外文化互信理解的重要途径。留学生来到中国,既是求学,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了给世界带去真实、多元的中国形象,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传播内容。北大作为我国受人瞩目的高等学府,在如今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下,更应当承担对外文化交流的先锋。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需要向外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声音,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发展留学生教育正是其中关键一环。”在谈到留学生教育构建时,孙东东教授表示。

他认为,构建留学生教育是来华留学生认识当代中国、感受中华文明的“第一扇窗”。如何在包容不同文明背景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的价值定位,是课程教育首先要解答的问题。不同文明正如茶与酒一般,尽管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方式不同,但并非不可兼容。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应通过课堂“传”与“授”天然视角,主动构建起文化交流场域,以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视角,让来华留学生跨越文化的沟壑,客观地看待“何为当代中国”,并就“中国为什么会这样”“中国未来会怎样”等问题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

尤其在面对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要秉持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态度,在直观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相互信任,进而推动更多来华留学生主动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使者。

“发展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是我们对外交流的重要一环,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走向世界非常重要。”孙东东教授坦言。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终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加需要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正能量。

正因为如此,北京大学一直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下结合本校实际,精心构建多元的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如今,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已在开花结果,积极承担北大精神在海外的传承。在中国不断完善的留学生教育体系带动下,能够培育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人士,向全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热门相关:重生之悠然人生   天命大反派   妈妈的诱惑2   小姐姐3   大胸小姨子